聽歌隨筆
發表時間:2021-12-17
有一首歌叫《年少有為》,有人說“李榮浩就像是一個悔不當初的前輩,對年輕人娓娓道來:怎么才能過不后悔的人生?那就是年少有為不自卑,懂得什么最珍貴;年少有為知進退,讓愛你的人不替你受罪。現在向這個方向努力還不晚。”
每當聽到歌聲里這句“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”。回想著年少的時光,我會突然發現,原來“自卑”一直是年少的代名詞。因為,年少時的我們,一無所有,一切未知。
我會想到,自己曾經因為覺得自己成績不夠好而只敢坐在教室的角落;因為不會交流與溝通不敢和別人講話;因為害怕自己做不好而不敢去爭取自己很想做的事;因為覺得自己不夠好,所以想做一只把頭埋進沙漠的駱駝。
那時候年少,沒見過最好的,也不知道什么是好,但總覺得別人都比自己好,就是很自卑,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。所以,面對一切美好的事物,第一反應不是靠近,而是躲避,因為害怕自己不夠好,不配去擁有。現在,再去回想,會覺得如果當初不自卑,是不是會開心很多。但實際上年少的我們有太多無知,有太多畏懼,有太多遺憾。
這首歌里,有很多假如。
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,懂得什么是珍貴。
假如我年少有為知進退,才不會讓你替我受罪。
假如我年少有為......
假如,這其中包含著滿滿的遺憾。
可是,我們都清楚地知道,生活從來都沒有假如。時光不會倒退,過去不會被改變。假如的假如,最后的最后,你還是年少無為。我們總是對自己有太多期許,覺得自己應該這樣,應該那樣,應該更完美。但其實不是這樣子的。你就該是你現在的樣子。
就算你年少無為,你也是最酷的你。況且我覺得,年少和有為根本就不是什么最佳搭檔。大部分人年少無為才是常態!我們本就一無所有,為什么非要在一無所有的年紀要求自己有為呢?恰恰相反,年少,不需要有為,而是一個從無為變有為的積淀過程。
你可以年少無為,但你一定要懂得珍惜。其實,這里的所有遺憾,并非因為你年少無為,而是因為,你當初不知珍惜。就像你小時候,老師提問,你明明心里有答案卻不敢回答,你覺得你是害怕自己不夠優秀、害怕自己講得不夠好而失去了這個機會,其實不是的,是你沒有意識到這個機會的寶貴,沒有好好珍惜這次機會。你總覺得以后還有機會,等自己足夠優秀了,等自己有足夠把握了再站起來。可是,你不知道,造成這些遺憾的,不是你的不優秀,而是你的不珍惜。
所有的遺憾,所有的錯過,都是源于你的視而不見。很多人分手的時候會說:“你會遇到比我更好的人。”聽完我覺得很惋惜。
想想覺得,其實生活中這種現象還是挺常見的。我們總覺得,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錯過了,可是我們都忽略了,我們都不是一開始就很好的人,遇見就是讓我們慢慢變好的。
如果,有一天,你年少有為了,回想起那些錯過的,你還是會感到遺憾吧!
愿你年少,懂得珍惜,不用去嘗后悔的滋味!